《中英诗集一千部》工程出版起因、艺术特色、推广意义、市场策略
发布时间:2021-05-10 20:09:24来源于:傅天虹汉语新诗藏馆

台湾《联合报》2002年7月29日文化版头条报导本诗学工程台湾诗丛首发式

台湾《民生报》2002年7月29日文化版头条报导本诗学工程台湾诗丛首发式

 

 《中英对照诗集一千部》出版起因

 

    中国旧体诗产生初期,《诗经》是一部集大成的选集,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中国新诗现已诞生近九十年,相信《中英诗集一千部》这一诗学基础工程的完成,也具有同样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功效。目前诗坛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不能互通,阻碍了汉语新诗海外传播

    中国古诗尽管受到民族性的影响,成就巨大,硕果累累,但其语言很难让国人读懂,外国人更是望而却步。很多世界人士都欣赏中国诗,但译成外文后,平仄无法译﹑古韵无法译,其内容﹑排比﹑引喻,成语均很难译,致洋人看不懂,华人无法译。

    中国新诗虽然在语言上言简意赅,对于古诗虽然在语言上是一次改革,但大多只能国人读懂和接受,只有懂汉语的少数外国人能读懂。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白热化,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越来越 受外国朋友的青睐,汉语新诗也越来越被外国朋友看好,但是苦于语言障碍,以使新诗不能广泛地与外国人共享,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其应有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大胆地把中国新诗翻译成外文向外传播已是迫不得已,当务之急。

  2、伪诗泛滥成灾,正本清源必须要举荐佳作

    在商潮和拜金主义的催动下,娱乐文化、速食文化以至文化垃圾包围新诗;反 传统、反崇高、反英雄、反优美等种种祟下思潮对中国新诗进行猛烈地侵蚀;平庸化,烦琐堆砌,泛散文化,抒情放逐,都在“先锋”的旗帜下堂而皇之进占缪斯的 圣殿。诗人如果表现出对祖国母亲的挚爱,对善良人性的的礼赞,对优美情操的歌颂,往往受到嘲笑。目前泛滥成灾泡沫一样四溢的伪诗,无疑是对中国新诗的玷 污,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发掘举荐沉潜在民间的汉语新诗九十年来的佳作,是正本清源的有力措施,是当务之急。

  3、新诗市场萧条,要重视教化启蒙文化传承

    当下新诗普遍存在市场萧条状况,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当下文化建构和社 会生活中没有很好地配套。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很好地与文化事业等相关部门有机结合,这与诗人本身只专注于写作,无时间精力、无经济能力、更乏经商之道有关。 在这疯狂拜金的年代,诗人及新诗显得苍白无力。同时,政府诗教的力度明显不够。例如:文化教育机构对中小学生一般都没有开设中国汉语新诗的教育,文化建构 和社会生活的配套恶性失衡。为了体现新诗的价值,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进行符合市场规律的大胆设想,设计一些跨部门、跨行业的方案。

  4、诗坛山头林立,要重视以作品说话的精神

    当代中国西潮滚滚,西化严重,诗人当然首当其冲。形形色色的极端倾向、宗派情绪、小圈子主义,沿袭文人相轻的陋习日益严重,目前已经形成以诗霸道山头林立的局面。为了应付这种混乱的局面,必须提倡以作品说话的原创精神。

 

 

《中英对照诗集一千部》的艺术特色

 

1、中英对照编辑

    《中英诗集一千部》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对照编辑。本诗丛历经十年,由中文选诗、整理、排版、作者校对;后请名家译成英文、并由专家校译等一系列复杂而严 格的过程。因为中国人写文章喜欢用排比结构或平行结构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但是在英语中这种结构出现的频率却不那么高。所以翻译时并不是所有的排比或平行 结构都要"对等"地译过去,否则有时译文会显得邋遢又罗嗦,也不能传达原文的深层意思。因此我们从英语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入手,采用凝练的语言和适当的形式 来表达原文。  经过一系列严格而复杂的过程才完成诗丛的初编,最后通过整体校对,才出版。所以该诗丛无论中文还是英文语言力求准确无误,易记易懂。 

2、各家自选集萃

    面对诗坛山头林立,互不买帐的现状,我们采取广纳百家的集大成的作法,例如、张默主编的《台湾诗丛》,就集合了蓝星、创世纪、新诗、葡萄园、笠等各诗社诗 人,由诗人自选代表性短诗,集结成一人一部的中英对照诗丛,不论是诗人阵容、诗坛各诗社的合作,以及编辑效率,都可说是台湾华语诗界史无前例的一项诗学工 程。

3、存史价值极高

    由于《中英诗集一千部》由诗界各派名流担任顾问和主编,具有相当广泛代表性、所以很有历史保存价值。  

4、宜海内外推广

    我们坚持“热爱祖国、歌赞人性、弘扬正义、关怀人类”审美原则,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高度发扬汉语新诗的当代精神,团结起来共同完成的这项 《中英诗集一千部》诗学工程。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汉语新诗皆以汉语发行,以中英文对照出版发行的大型双语诗丛在市场尚属空白,有极大的市场空间,有待开 发与发展。利用言语行为论来讨论新诗主要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以语义意义为基础揭示新诗的审美意义,这将是一种大胆而行之有效的尝试。具有很强的推广价 值,以此应有获取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可能。

 

 

诗学工程前期《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已形成社会影响

 

    至今已陆续收到百多位著名学者、诗人对这一诗学工程的亲笔推荐。华中师范大学的黄曼君教授对此项诗歌工程的推荐语中指出:“本名家集萃选出500部付梓出 版是件大事,是让我们回到了经典,领略经典的原初语境,既是历史‘在场’的再现,又能清除现在一些研究的迷雾,经典本身显现出的力量将是无穷的。”

    黄教授目光炯炯,语语中的。这五百部诗集不都能称得上“经典”,但其中“经典”的含量是高的。黄教授指出它“能清除现在一些研究的迷雾”,是有针对性的, 极有见地。这样的评语,也是对此项工程之从事者的有力督促和推动。这500部双语诗集终可问世,是团结和力量的展现,无疑将使中国诗坛更紧密地与世界诗坛 联系在一起,是中国新诗艺术向海外传播的一个极好的桥梁。

 

 

《中英对照诗集一千部》的推广意义

 

  一、扩大汉语新诗的影响,增进海内外诗学交流

    大家都知道,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交往和沟通,首要的就是靠共通的语 言文字。欧美地区国与国的交流容易,得益于语言的相近和通用语言(英语、法语)的普及。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对外交往迅速扩大,中国的历史文 化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吸引,为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与外国人交流,让他们更好地吸收中国的文明成果,扩大汉语新诗在世界的影响,《中英 诗集一千部》的发行和推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诗短小精悍,极易传播。时代呼唤有更多的中国人来把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思想介绍给世界人民,可以开发出巨大 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增进英语学习的兴趣

    由于诗歌篇幅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诗歌本身兼 具美感与乐美,易记,对于枯燥地学习英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不断地增进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启发了学生学习写诗的兴趣,这样新诗将会一代一代的传袭下 去。在不知不觉中已做到了语言的融会贯通,所以,《中英诗集一千部》应该从中小学生开始推广,使新诗以后变得大众化﹑普遍化,让人人爱读诗,人人可以写 诗。  现在《英汉词典》、《双语教学》以及《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已充分印证了学生时代开始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三、能启发年轻一代心智,提升国民的人格修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是美的化身,民族的图腾。一首好的诗具备美的语言、美的意象、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可以启发心智,净化灵魂。诗是心灵在祈祷, 是人性对这个社会的剖析和关注。当你在心烦意乱或者心境浮躁时,读一首好诗心境自然会豁然开朗,慢慢地心静如水。进一步说,汉语新诗的海内外交流,对整个 人类的人格修养都有良好的提升作用。

   四、能保存原创正本清源,为中华民族後代造福

     现在娱乐文化、泛散文化、速食文化以至文化垃圾疯狂包围污染新诗。我们必须为汉语新诗保留一方净土。我们一方面要正本清源,发扬传统文化中精华,注重民族 尊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交流中借助西方现代的异质文化来清除民族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中的落后的积层,让西方的人文资源和中国诗人的创作灵感产生共鸣,令汉 语新诗土壤的肥沃,以双语对照的方式出版的这部《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中英对照诗集一千部》的市场策略

 

一、与各大院校联手推广

    借北师大珠海分校华文所的东风向全国知名学校推广。因为各大院校正是培育后代的土壤,以双语诗配合教学除了能提高学生写诗的兴趣 ,还能通过双浯诗对照更好地学好英语,其效果是事半功倍。

二、与知名出版集团联手推广

1、与知名出版集团共同推广;

2、与影音集团合作推广;

三、动员社会各界的参与

    借助各界的力量,在海内外开展文学活动,引发社会各界的兴趣,让社会共同参与和资助,共同推广。

四、以媒体、广告的方式推广

   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媒体广告宣传力度很大,媒体和广告所要求的美感与诗歌的美感能很好的融合,诗歌是最美的文学形式。我们不妨用诗歌的方式结合一些行为艺术创意,我想如果能震撼人心、,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诗的韵味。

 

五、以互联网的方式推广

   互联网现在越来越被大众接受,互联网的宣传力量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准备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推广。

 

(傅天虹工作室供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