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换个话题——我珍藏的郑愁予早期照片
发布时间:2021-05-10 20:09:24来源于:傅天虹小木屋

        据中新网4月29日电和光明网记者杨连成报导:......2010年4月27日晚,孤居海峡彼岸的“浪子诗人”郑愁予追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洛夫先生 回乡的脚步,第一次踏上这片梦中追寻了大半生的热土,走进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为诗人精心准备的“郑愁予先生经典诗歌朗诵会”讲台上。

        作为两岸四地以及东南亚地区华文中学教材中不约而同选录其现代经典诗的作者,郑愁予先生的诗情影响了华文世界里一代代的莘莘学子。郑先生告诉记者,其实, 他的许多诗歌都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从南京跟随母亲逃难的艰难岁月,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漂浮不定的浪子生涯铸就了少年诗人郑愁予最初的“闺怨”风格和家国 情怀,特殊的年代和漂泊的经历,使郑愁予在屈原、辛弃疾、李清照等古代诗人那里找到了感情的通道和人文思维的表达方式。 

4月28日,正是珠江两岸美不胜收的仲春季节,作为台湾现代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郑愁予早在40多年前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时就曾写下一首纪念长诗。诗 中有一句:“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翠亨小村,在等待着您的诞生……”但是诗人直到今天才有机会踏进翠亨村,才有机会走近孙中山诞生的祖屋。北京师范 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院长张明远博士、国际华文文学发展讲究所常务副所长傅天虹博士等,陪同郑愁予及夫人参观...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还有一段题外话,我和愁予兄是多年老友,免不了促膝谈诗。

更有缘的是,愁予兄赠书给我的汉浯新诗藏馆时,发现我所收藏的他早期照片,不少他都没有了。喜出望外,于是一一考贝而去。

 

 

 

 

 

 




关闭